第三百三十三章--强大的Q市教育(2 / 2)

钞能力班主任 杨儒鸿 1130 字 6个月前

Q市的学科教研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缜密的运行方式,基本能保证新教师快速进步,老教师发挥老带新的职能同时与时俱进。交流才是文化进步的活力源泉,如果老师们全都固步自封的话,一个地区的教育将会失去活力。

而且各自为战效率低下、任务量大--集体的智慧是远远超过个人的,哪怕是艾文也要依靠集体的力量实现自我发展与进步。

这种集体备课模式放在全国来讲都是比较先进的,Q市每年财政再紧张都会派遣教育研究院的工作人员和一线的老师外出学习先进经验。和其他地方不同,Q市派出的并不是一些上了年岁的老教师,而是一些可塑性极强、学习能力出众的青年教师。

青年教师学习能力强,可塑性高,而且科研能力好。他们在学习了先进经验之后会以点带面地将先进经验普及开来。这些青年老师就是教学一线学校的试点,教研员会时常进行教学观察来撰写调研报告,从实践中检验一种先进方法的可行性和困难。

Q市常年坚持教学和教研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因为老师们把主要备课时间都集中在开学前来进行,所以在开学后可以利用更多时间进行更高级别的教研--比如以区为单位、以市为单位的大型集体备课。

区教研是每周一次,市教研是每月一次。艾文就曾经代表过七中参加区教研和市教研。在教研会上每个人都可以提出各自学校在教学当中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然后集大家之力进行研讨解决。

语文大型教研时间为每周三的下午,这个下午每个学校都不会给语文老师排课。老师们可以自由离校参加教研会--每个学校至少派一名老师参加区教研或市教研,其他人则可以放个小假。

反正艾文是挺喜欢参加教研的,所以他在各个学校都有教语文的熟人。因为教研大家认识、熟悉、成为朋友,大家优势共享、资源互通从而形成共同发展的先进团体。

而且有了志同道合的团队之后,不仅学科教研顺利无比,学科科研也能快速推进。众人拾柴火焰高,自己学校人不够还可以从同行里边找朋友帮忙。

Q市基层教师每年都有各种各样的市级课题、省级课题往上级申报,教育研究院每年都要审核大量课题申请。这也算是痛并快乐着,因为课题一旦立项并完成结题,教育研究院都会多一份积累。

能成为教育强市,Q市用了三十几年的时间来披荆斩棘。艾文这批新老师算是躺在前辈的功劳簿上,站在巨人肩膀上继续攀登。为什么从Q市走出去的骨干教师在哪都会被重用?因为他们掌握着先进的教育理念、科学的教研习惯、完整而流畅的科研体系。

从Q市教育体系走出的大佬很多都组建了各自的名师工作室,发挥着骨干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很多在Q市平平无奇的老师一旦离开本校去外地工作,很快就会脱颖而出成为骨干教师、成为学科带头人。

好的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能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Q市完善的继续教育体系和终身学习的机制让所有从业老师都能受益一生。

记得收藏(斗破小说网https://www.ece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