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带兵不能学飞将李广(2 / 2)

李广与程不识代表了两种指挥管理的典型,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那么谁更值得学习呢?

种花王认为,两人治军手段各有千秋,但总体来说程不识更胜一筹。

首先,《孙子兵法》第一句是“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国家安全寄托在兵事上,容不得一丝侥幸。但李广散漫将兵,有时胜利、有时失败,不够稳定,缺点非常明显。

想要取得良好效果非常依赖统军者的魅力与智谋,难以推而广之,而程不识稳重将兵,严明军纪,尽管不容易出奇制胜,取得一场辉煌的胜利,却也不容易失败,显然更适合普及。

所以汉朝时“军中只闻将军令,不闻天子诏”,延续了程不识的统军风格。值得一提的是,后人常说汉朝恒强,其原因其实就与汉朝治军思想密不可分。

其次,早在春秋战国时,中国就已经进入大兵团作战的阶段,统帅动辄率领数十万兵马作战,汉匈之战中数万、数十万人的战争不胜枚举。

但李广散漫风格统帅数十万人的话,结果可想而知,因此李广领兵风格与作战特点,决定了他只适合率领少量兵力作战。

卫霍带兵都是一万、三万、五万、十万递增,因为只有带好一万人,才能证明你能带领三万人,而李广带兵是递减,带领较大一些兵团时从未取得大胜。

因此也没有军功封侯,自杀之前的“迷道”,与其说是向导的原因,不如说与李广治军水平也有关系,为何卫霍等人就没有迷道呢?

与李广相反,程不识治军手段虽然死板,却适合统帅大兵团,当然缺少一些奇兵突袭是程不识最大的缺点,所谓“以正合以奇胜”,程不识缺少奇谋奇兵。

第三,所谓“一将无能,累及三军”,冷兵器作战时,统帅安危非常重要,所以一般将军都会注重自身安危,这与是不是勇武无关,而是对部下负责的态度。

否则一旦将军阵亡,军队可能就会大乱而惨败。但李广往往不顾大局,担任上谷太守时,经常亲自上阵与匈奴人作战,不考虑自己一旦身死会对上谷有何影响。

典属国公孙昆邪被吓坏了,泣血上奏说“李广材气,天下亡双,自负其能,数与虏确,恐亡之”。

于是皇帝将他调到上郡担任太守,在上郡担任太守时,可能是三个匈奴射雕人在外横行,李广立即调兵三百去追击,也不考虑是不是敌人调虎离山之计,不顾上郡安危。

后来遭遇匈奴大部队,灵机一动之后才侥幸逃回。总之,或许李广能够掌控局面,但后人效仿李广的话,很可能因小失大,而效仿程不识就基本可以避免这些问题。

由此可见,从大格局来说,程不识治兵方式更实用,更容易被普及,可以无限复制,军事天赋不高的人学之也能有模有样。

而李广治兵方式依赖个人魅力,很难模仿,乃至可以说基本不可能被复制,且仅适合小兵团作战,不具有普适性。总之,真打仗,宁可学程不识,不可学李广。

通过对比李广与程不识治兵方式,也可以看到李广为何难以封侯的深层次原因,不是汉武帝、卫青等人不给机会。

而是李广自身不适合大兵团作战,浪费了多次机会,没有立下足够封侯的功劳。所以,古代文人感慨“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为李广打抱不平,实际上没有道理。汉武帝在军功问题上还是非常公正的,李广难封的问题在于自身。

程不识是一个严谨的人,一生相对平淡,没有什么惊天伟业、跌宕起伏。

李广一生浪漫豪迈,一生跌宕起伏,充满了传奇色彩,胜过、败过、被俘过、最后自杀.......

所谓“善战者无赫赫之功”,程不识应该就是无名的善战者,而李广是一个传奇,人生经历起起伏伏。

以种花王来看,李广人生经历适合冒先锋,而程不识人生寡淡无味,古文人墨客应该也是这么想的,所以天下无人不识李广,却鲜有人知道程不识。

汉朝延续程不识治兵风格,铸就了恒强的汉朝,宋明却遗憾地没有将这一点继承下去,或许与后来的儒家兴盛有关。

本来讲究铁血的将军,高级别的荣誉竟然是“儒将”。做一个简单的假设,如果宋朝、明朝延续程不识治兵,在面对蒙古铁骑与八旗时,真的只能一溃千里吗?

全网免费的在线小说阅读网(斗破小说网https://www.ece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