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第 82 章(1 / 2)

斗破小说网 www.eceshu.com,最快更新红楼之黛玉养了一只猫最新章节!

黛玉见问,便携了迎春的手, 微微一抿嘴, 笑得眉眼也跟着生动起来。

“多劳姐姐挂心,妹妹很好, 就是多日不见姐姐, 心里倒委实的想念。姐姐怎么样?”

迎春道:“我也很好。”

邢氏本是特意开接黛玉的,既然林如海也在, 少不得也见了礼。她比林如海的年纪还大些,到了他们这个年纪,男女之防已经没有年轻的那个时候厉害了。何况还有许多丫头婆子们在, 倒也没什么。邢氏便引着众人穿过一个穿堂,走了一会儿, 来到一个紫檀架子大理石屏风前。邢氏笑道:“姑老爷是要先去拜望老太太吗?”

林如海道:“自然要先拜望岳母大人方是。”

且说且走,林如海看着周围的精致,想着几年前来这里的样子,已经模糊了。

邢氏笑道:“姑老爷在外面升官发财,总也有五六年没来过我们这里, 想必也不大记得路了。从这里往前走, 再过一个三间的厅房, 后面便是老太太的院子了。”

说着便在前面导引, 林如海隔着一丈见外的距离不远不近的跟着。中间还有许多邢氏的丫鬟,所以他连邢氏的身影都看不到,只能看到穿红着绿的丫头们的身影。但凡功勋之家似乎喜欢讲究排场,好彰显他们的体面。一路所见贾府的下人, 便是三等小丫鬟身上都是绫罗绸缎,比一般人家的千金小姐也不差什么。

黛玉和迎春远远的落在后面,二人叽叽咕咕似乎有着说不完的话。黛玉又问外祖母可好,两位舅母可好等等之语。又问探春和惜春两个妹妹可好,怎么不见她们过来?

迎春都一一耐心的作答。当然她只是捡好听的告诉黛玉,什么老太太和两位太太身子都很好,探春、惜春两个妹妹也常念着她。至于府里如何家反宅乱,大房二房闹得如何的不可开交,并未提一字。

说起这半年来长房与二房的明争暗斗,足以写成一本书。

其实主要是二房找事。

自分了家,大房便安分守己,关起门来过自己的日子。

只是二房的那些人从前仗着老太太的宠爱,享受惯了,一时接受不了,肯定要找些事。从前他们住的是府里最好的房子,享受的是最高级别的待遇。如今分了家,荣禧堂他们只住不上了,若不是看在老太太的面子上,梨香园他们也别想住。从天上到地下,任谁心里都会生出怨怼,能相处得好才怪呢。

何况分了家,用度自然也是要分开的,家里的所有的地产、田边、铺子也要分。二房人口多,花费自然也大,何况他们是奢侈惯了的,又不肯俭省着些。还有一个女儿在宫里,为了巴结那些子贵人,见天儿银子流水似的往外出,没几天便捉襟见肘了。

二太太是个佛爷,一向只懂享受,那房里是琏二嫂子当家。自分了家后,二太太心里怨恨长房,又拿大太太大老爷没法,究竟琏二嫂子算是长房的媳妇,二太太气急了的时候,只能拿琏二嫂子出气。一会儿嫌她这没周到,一会儿嫌她那没周全,要买什么东西或是用钱,也只管跟琏二嫂子要。

巧媳妇还做不出没米的炊呢,琏二嫂子夹在中间受了不少的委屈,只好找琏二哥哥,跪着求他原谅。说什么只要给她个机会,她把以前那毛病都改了,一心一意跟他过日子。

琏二哥哥心软,最终还是原谅了她。

自那之后,她也确实痛改前非,一心一意只奉承着大太太过日子。

迎春自小在老太太跟前儿长大,老太太偏心二房,自然她身边的下人们都是向着二房说话。她打小听到的便是对大房不利的言语,什么大老爷生性好色,平日依官作势,行为很不检点。还说他不仅糟蹋良家女子无数,但凡府中稍有头脸的丫头也都不肯轻易放过。是以从前,迎春也很不喜欢这个父亲。

当初父亲要接她去长房教养的时候,她还很不愿意。

父亲不顾她的意愿,强行从老太太那里将她接过来,她还生了许久的气,明里暗里跟父亲作对。父亲有时候生了气,疾言厉色的教训她一番,过后总让丫头们送几样她喜欢吃的点心、果脯等零食。

而且,等气消了,还耐心的给她讲道理。

一两个月后,迎春也看清了,父亲不是不疼孩子,只是他一个大男人不善言辞不懂表达。女孩子生的娇弱,不能打不能骂,他自己不知道如何教导,只好交给当家的女人来管。至于儿子嘛,就没那么多顾忌,犯了错除了打就是骂,为的也是孩子好,却不想用错了方法,导致琏二哥哥见了他就跟老鼠见了猫似的。谁知竟让二房钻了空子,几句好言好语便拉拢了过去。

后来她冷眼看着,父亲好像也知道这样教育孩子不行,已做了改变了。

收效嘛,自然也不错。

她瞧着如今琏二哥哥已经比先前好多了,也留心学业了,也知道孝顺父母了。现今又跟着父亲游学,越发进益了。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长了见识,等回来的时候必然跟先前大不同了。他身上又现捐着一个同知,父亲说等他读好了书,就给他活动活动,补个缺儿,自此也算正正经经的走上仕途,不比从前在二房当个管家强上百倍?

看事情的角度不一样,得出的结论自然也会迥然不同。

无数次迎春想,父亲明明没有那么不堪,怎的外面传出那么不好的言论来?

也是一次偶然的机会,迎春的一个小丫鬟名叫佩儿的求了恩典,出府去瞧她生病的娘。不想,偶然间见在一个死胡同里,看见一个身影很像周瑞家的,身边围着十几个七八岁的小孩子。佩儿就疑惑了,暗道周瑞家的在这里跟一群小孩子们做什么,莫不是看错了?在走近两步,细细看去,果然是周瑞家的。

她正给那些小孩子们分糖果、分铜板,吵吵嚷嚷的,还说若想要糖果,就须得照她说的做。后来周瑞家的教小孩子们唱一个童谣,鬼鬼祟祟的,像是在干什么不好的事。

佩儿怕被发现,不敢久待。因此那童谣具体唱的什么内容,也没有听全,总之是对大房、大老爷很不好的话。佩儿回来将此事禀报迎春,迎春这才明白是怎么回事。

想起自己从前处处帮着二房跟父亲作对的事,心里委实愧疚不已。她想告诉贾赦,又怕贾赦训斥于她。好容易下定决心将此事跟父亲说明,好早作防范,免得传出更不好的话来。谁知偏巧父亲又带着琏二哥哥走了,想说也说不上了。

迎春心里十分后悔,却又无可奈何,只好等他们回来罢了。

虽然心里对二房多有不满,迎春却有些家丑不可外扬的心思。在外人面前还是大局为重、全力维护,便是跟黛玉也不曾提及。想了想,她小声问黛玉:“我托父亲给你带去的荷包,你可收到了?”

黛玉道:“自然收到了,我也有东西要送你呢。”

“哦?却是个什么东西?”

黛玉道:“一会子你就知道了。”指指慧儿捧着的匣子,“我的丫头拿着呢,还有探春、惜春两个妹妹的,这会子也不好单拿出来给你。”

迎春会意的点头,小声道,“昨儿我还读了白居易的一首词——《忆江南》。都说江南的风景好,究竟是怎么个好法儿,妹妹刚从江南回来,也给我讲讲。”

黛玉“噢”了一声,“《忆江南》一共三首呢,你读的是哪一首?”

迎春便道,“是江南好的那一首啊。”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想起那首词,黛玉在心中默吟一遍,细细品味“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两句,笑道:“大抵便如词中所写那般……”

迎春叹道:“可惜,我没那个福分亲眼瞧瞧。”

黛玉道:“这也未必呢。”

“这话如何说?”

黛玉掰着手指头,“如果我没算错了的话,姐姐该有十四岁了。不知大舅舅大舅母可给姐姐说婆家了,说不定姐姐将来的夫君便是江南的也未可知啊。”

迎春跺着脚道:“你这丫头,我好好跟你说话,你倒编排上我了,看我不撕你的嘴!”说着就要上前去撕黛玉的嘴,黛玉扭着头不让她捏自己的脸,嘴里讨饶,“好姐姐,我错了,我以后再不敢了,姐姐饶了我这一遭儿吧……”

迎春到底是厚道人,她道,“我饶你这一遭,你以后可不想编排我了!”

黛玉道:“以后再不敢了!”

迎春这才罢手,帮着黛玉整理方才拉扯间弄乱的衣裳。

听着身后的动静,林如海心里有些愧意。黛玉到底是小孩子,小孩子都喜欢热闹,也喜欢跟统领的姐姐妹妹们玩。自己纵然再将她捧在手心里,家里毕竟只她一个孩子,每个姊妹兄弟相伴,未免寂寞些。

可若是仅为这个便将女儿送到贾府住着,他亦是万万不舍的。

黛玉又问:“惜春妹妹还是跟着外祖母住着吗?”

迎春道:“分了家后,二房的住所并不宽敞。所以,珍大哥哥便接了惜春妹妹回东府住着呢,老太太那里只有一个宝玉。对了,偶尔云妹妹来了,也在那里住的,宝姐姐也常往那里去。她们两个是极好的,往常云妹妹来了,便拉着宝姐姐跟她一块睡在老太太的碧纱橱里,宝玉也喜欢。”

她口中的云妹妹自然是史湘云了。

她是贾母的内侄孙女,从前也常往贾府来。她为人开朗豪爽,有些不拘小节,跟谁都能说到一块去。就一点不好,爱淘气,有时候能气的人牙痒痒。想起史湘云,黛玉不由想起她曾干过那些荒唐好笑之事,嘴角有些笑意。

至于薛宝钗,她进京的时候,黛玉已经在长房住着了,虽见过面,却没什么交情。不过既然她也在,只给三春姊妹送东西,不给她,也不好看。好在周航在自己身边,一会子不拘什么东西从空间里取了来送她便是,横竖她这阵子攒了不少好东西,随便拿出来一件都是难道的,不至于失了礼数。

迎春道:“听说你来,云妹妹今儿也过来了。”

史湘云的礼物黛玉也没准备,皱着眉一想,想起空间里的一把折扇。画的是一副腊梅图,因是市面上随便买的,画技不能算好,勉强入眼罢了。这么一个折扇又怎么值得黛玉收藏呢?原来这不是一把普通的折扇,里面有一个机关,却是十分的精巧。折扇下端有一个凸起的按钮,只要轻轻一按,那副腊梅图便乍然变色、消失,渐渐的从扇面上浮现出一个极骇人的罗刹出来,黑身、朱发、碧眼,凶神恶煞的执着一把利剑,随时要吃人索命的样子。

这原是民间捉弄人的小玩意儿,黛玉进京的路上偶然遇见,觉得好玩,便买了几把。

史湘云不是最喜欢捉弄人么,想必她见了这个,一定喜欢。

不过,别人都是金银珠宝,只送她这个未免浅薄,一会子看情况再添些别的吧。

迎春又道:“惜春妹妹听到你来,想必一会子也过来的。”

“那正好,我还给她留着一本佛经呢。”黛玉道。

“这样啊,这小妮子还不得高兴坏了。”迎春笑笑。

说话间已经穿过一条回廊,转过三间厅房,到了贾母居住的院子。正房是五间上方,皆是雕梁画栋,两边穿山游廊厢房。院子外面站着几个小丫头,一见他们过来,便一溜烟的跑进去喊:“林姑老爷和林姑娘到了,快去告诉老太太去!”

便有几个小丫头跑进去告诉去了,不多时,鸳鸯领着几个小丫鬟出来,到林如海跟前儿行了礼,又给刑氏和黛玉、迎春行了礼,笑着道:“姑老爷和姑娘快进去吧,老太太一早就念呢,终于是盼来了。”

林如海、黛玉等方进房,只见贾宝玉先迎了上来,口里喊着“林妹妹”,便要去抓黛玉的手。黛玉下意识的后退一步,林如海挡在了女儿前面。贾宝玉小时候虽见过林如海,无奈彼时还太小,不怎么记事,又过了许多年,自然是认不出的。但此刻能出现在房里的男子,除了林如海也不做他想了。知道这定是林姑父无疑,贾宝玉不敢造次,只好悻悻的住了手。

贾母这个时候忙喊:“宝玉,那是你姑父,还不快给你姑父见礼!”

贾宝玉只得躬身打了个千儿,道:“小侄见过林姑父!”

林如海淡淡的看了他一眼,冷冷的道:“不必多礼。”然后便上前给贾母行了礼,黛玉也跟着上前行礼。贾母一边将黛玉揽进怀里,一边指着探春、薛宝钗、史湘云等人道:“还不上前见礼!”

黛玉仍是抱着周航伪装的大黑猫,看到黛玉怀里的大黑猫的时候,贾母的眉头微不可查的皱了一皱,很快又换上一脸慈祥的笑意。

听了贾母的话,探春、薛宝钗、史湘云等人便一齐过来拜见,薛宝钗、史湘云等也跟着探春喊姑父,林如海眉头微皱,倒并未说什么。正在这时,惜春也由几个丫头簇拥着进来拜见姑父。林如海多看了惜春几眼,微微点点头。

一时赵姨娘也领着贾环来拜见,王氏的脸上便不怎么好。

大家坐下叙话,林如海因命丫鬟将准备的表礼拿出来。

迎春、探春、惜春每人两颗东珠、两个手串、两匹上用的绸子,一个镯子。薛宝钗、史湘云则每人两把扇子、两个数珠儿、一个玉坠子。贾环是一套文房四宝、四个状元及第的金锭,彩缎两匹,贾宝玉比贾环又多了一套四书五经。

黛玉总觉得自家爹爹是故意的,贾宝玉不喜读书,尤其嫌恶四书五经他又不是不知道。

贾宝玉闷闷不乐的接过表礼,贾母又逼着他道谢。

林如海因问:“怎的不见兰哥儿?”

他口中的兰哥儿自然是指贾政的长子贾珠遗下的那个孩子,这孩子虽小,却是二房的的嫡长孙,论起地位来,也就是所谓的宗子,论起地位来,比贾宝玉还要高些。府里的小辈们,凡在家的都来了,却不见加贾兰,是以林如海如此问。

王氏道:“兰儿那孩子还小,不懂事,怕冲撞了姑老爷,是以没叫他来。”

林如海瞥了王氏一眼,眼神冷冷的。

“兰儿也有个六七岁了吧,也该出来见见人了。男孩子,还是早见些世面的好,免得将来小家子气。”

王氏怨毒的咬咬牙,暗道,你林如海这话什么意思,难道我自己的孙子我还能苛待他不成?你管好你们林家的事便罢了,我们贾家的事,跟你有什么关系?

可她昨儿才吃了老太太一顿挂落,此刻自然不敢说出什么不合时宜的话。

贾母笑呵呵的道:“姑爷说的有理!”因叫自己的贴身大丫鬟,“鸳鸯,你去你大奶奶那里,把兰儿叫来吧。”

鸳鸯领命而去,不多时带来一个六七岁的小童。那小童穿着簇新的大红撒花袍子,要见系了一条石青底云锦腰带,倒十分乖觉,正是贾兰。

小孩子像模像样的行了礼,林如海命丫鬟拿出表礼。前几样都与贾宝玉的一样,额外加了一个金锁、一块羊脂玉的玉佩。贾兰忙亲手接过,递给身边跟着的丫鬟,又来给林如海行礼。

记得收藏(斗破小说网https://www.ece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