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整军三论(2 / 2)

开元帝扶着墙垣,眺望远方,眼底还有几分不可思议。

他喃喃道:“大师父,这真的会有效果吗,真的可以激励边军吗?”

“效果肯定是有的。”李常笑点点头:“陛下也曾到过安西四镇,知道边军的情况。他们做着最有意义的事情,却不怎么受人待见,长安街头随便寻一个行人,都会轻蔑的喊一句‘兵痞子’。”

“至少在贫道看来,这不是一个好兆头。”

开元帝闻之,深以为然。

他当然清楚随着大唐立国渐久,边军中出现的问题。

在武德,贞观二朝时,由于天子就是马上的将士,从军一直是人人引以为傲的事情。

可到了永徽帝的时代,随着大唐的战事逐渐平息,庞大的军伍成了朝廷不小的负担,加之军中的新老将领形成山头,导致平民出身的士卒想要出头愈发困难。

久而久之,应征入伍不再是一件令人称道的事情。

开元帝作为大唐天子,更是清楚其中的弊端。

时日尚短,凭借大唐的盛世福荫,还有大唐数代天子的威望可以暂时压制。

可一旦大唐的局势动荡,这些付出与所得不对等的大军,很容易因为某些利益的许诺,变成倾覆大唐盛世的第一道危墙。

堵不如疏 疏不如引。

边军的问题是朝廷的头等大事,是要想到一个一劳永逸的办法。

开元帝知道,自己的大师父绝不会无的放矢,既然这么说,肯定是想到了全盘的对策。

他躬身一礼:“请大师父教朕。”

“其实很简单,”李常笑缓缓道:“其中的症结有二,其一是边军上升无望,所以要给个盼头。其二是边军军饷的贪腐,无论如何,要他们卖力,首先应该免去后顾之忧。”

听到这话,开元帝直直点头。

李常笑说的这两点,确实是边军的症结所在。

“边军上升无望,陛下不妨光开明路,既然文人有科举,武人也要有武举。天下百姓无论贵贱,皆可参加武举。”

闻言,开元帝眉头皱起。

其实这话没毛病,开武举确实是武人的一个升迁途径。

只不过,那句“无论贵贱”,倒是一定程度上让开元帝犯难了。

毕竟前头的科举还不许商贾、赘婿等人参加,这种限制甚至绵延到子孙后代。

如今武举打破惯例,未免会引起什么波折。

可开元帝想到大唐的未来,当即一咬牙:“朕准了,大师父请继续说下去。”

“其二,可设镇府使一职,天子任免,代巡边军,明察秋毫。”

这个设想倒是与巡视各道的巡查使相似,但是弊端也明显,任用之人必须是天子亲信,否则上下联合欺瞒,又将得不偿失。

有关这点,李常笑的应对之法,是选用宦官。

不过宦官也有讲究,是宫中天子培养的,而不是外朝进宫的。

这点很重要。

两者虽然都是宦官,但彼此间的差距可大了。

自家养的狗,顶多是护食了一点,却是能认得主子的。

反倒是外面来的,指不定还会吃百家饭。

“其三,陛下可尝试组织各军联合演武,亲自挑拣良将。”

这个设想来自李常笑前世了解到的军中比武,这是真正的手底下见真章,丝毫作假不得。

即便仍有弊病,但却可以尽可能多的创造升迁机会。

至少,天子的努力能够让每一个边军将士看在眼里。

记得收藏(斗破小说网https://www.eceshu.com)